技术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通过电脑腹部触诊模拟人试验腹部触诊的方法1.腹部触诊的方法被检者排尿后仰卧屈膝,作腹式呼吸。检查者立于被检者的右侧,前臂应与被检者的腹部表面处在同一水平,先以全手掌放于腹壁上,使被检者适应片刻,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触诊至右下腹,再至脐部。动作轻柔,可以边检查边交谈,分散被检者注意力以减少腹肌紧张,检查压痛及反跳痛时注意被检者的面部表情,原则上先触诊未诉疼痛的部位。2.腹壁紧张度、压痛及反跳痛(1)腹壁紧张度1)全腹紧张度增加:见于腹膜炎症、肠胀气、气腹等。①板状腹:多见于急...
中医临床思维训练系统分为6个部分中医临床思维训练系统分为“望诊”、“问诊”、“闻诊”、“切诊”、以及“中医辨证”“中医治疗”六个部分,望诊包含真实临床病例的图片、闻诊附音频,问诊设计的问题主要包括主诉、现病史、既往史、个人史等内容,切诊提供动态脉图和按诊内容。本系统通过模拟中医临床诊疗过程,提供完备的评分细则,旨在培养和训练学生及住院医师的病史采集能力、临床诊断能力、辨证分析能力及选方用药能力,从而全面掌握中医诊治疾病规律。根据中医临床思维训练的需求,形成三个层次,八大??椤?..
中医综合诊断系统(中医脉象诊断系统、SMF中医舌面象仪、中医体质辨识系统)(一)、设备正常工作条件:1.环境温度:+10℃~+40℃2.相对湿度:≤80%3.大气压力:700hPa~1060hPa4.电源:50Hz220V(二)、功能参数要求:1.中医脉象诊断系统:1.1通过袖带式传感器进行腕部固定以进行准确的脉象定位(传感器的双层袖带结构)。1.2采用全自动气体加压方式。自动确定*取脉压力1.3脉搏传感器触力面为符合人体工程学并模仿中医指法的Φ8圆形触力面;1.4脉...
针灸铜人多用于针灸教学针灸铜人,针灸教学之人体模型。始创于宋天圣四年(公元1026年)。用铜塑造,体表刻有经络和腧穴名称,胸膜腔有脏器,中空。是北宋医家王惟一总结前人经验,为提高针灸教学效果而主持设计制造的。它既是针灸教学的教具,又是考核针灸医生的模型。考试时在铜人体表涂蜡,体内注入水银,令被试者取穴进针,如果取穴部位准确,则针进而水银出。如取穴有误,则针不能入。宋代,针灸铜人共铸两具,惜因战乱均已遗失。据说现日本博物馆所藏铜人,即宋针灸铜人,尚有争议。此后,明、清、民车到1...
建档建库:方便记录、存储、查询和修证中医健康信息;可支持建立中医电子病历/健康档案。辨识评估:通过信息采集与分析,能自动给出直观量化的体质辨识分析结果。协助干预:在《黄帝内经》“*”的中医健康观指导下,依据中医体质辨识分析结果,为亚健康人群提供个体化四季养生建议。数据管理:具有查找、信息回放、历次数据对比等功能,可以对受检者中医健康信息进行动态监控和管理,为中医“治未病”服务疗效评估提供参考依据。
目前研制的舌(色)诊仪,其探头压力均无客观指标,影响了测试的重复性,同时在反映舌的干湿荣润和苔的厚薄上亦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。我们在研制LGS型色诊仪中,研制了“悬空自重压力指示器”,并依据朗伯定律和互补色原理,基本上解决了以上关键问题。一、反映舌象的干湿荣润和苔厚薄仪器根据“三原色”原理设计,采用A光源照明和适当的色玻璃与光电探测器的组合,模拟《cIE》三刺激值,并符合c光源的要求,经微机处理,获得诸如色度坐标x、y,明度Y,三刺激值x、Y、z等颜色参数。又据朗伯定律和互补色...
脉诊即切脉,是医师用手切按病人桡动脉的“寸口”,根据脉象了解病人所患疾病内在变化的诊断方法。下面结合分析脉象方珐介绍几种常用的脉象仪。一、时域分析法时域分析即分析脉象信息随时间变化的动态特征。通过对主波、重搏波的波幅及各种比值、时差、夹角、面积等参量的分析,寻求某些特征参量与中医脉象的内在。利用该法研究脉象的仪器种类繁多,所依据的原理也不尽相同,但可归纳为压力脉波型、光电容积脉波型、心阻抗脉波型以及超声脉象仪等,现举例说明如下。1.压力脉波型脉象仪①基本原理:利用半导体应变片...